背景介绍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其中,碳足迹与碳中和在近年来逐渐被大众所熟知。
产品碳足迹,是指某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温室气体总量,即从原材料开采、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分销、使用到最终再生利用和处置等多个阶段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或吸收的累加。产品碳足迹已经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定量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和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等固碳的方法或者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碳中和相关的领域繁多,可包括产品、组织、社区、旅行、活动、项目和建筑等。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碳中和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
相关标准、指南
ISO 14067 《Greenhousegases —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quantification》
PAS 2060 《Specification forthe demonstration of carbon neutrality》
《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
实施价值
实施产品碳足迹核算的价值主要包括:
(1)得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碳足迹指标结果,用于同类型企业比较不同工艺下产品的碳排放情况,选择更为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
(2)碳足迹结果可用于下游产品设计与供应链低碳管理,促进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
(3)碳足迹结果可用于市场宣传,展示产品和/或生产工艺在碳排放方面的优势,为下游厂商或终端消费者的低碳选择提供依据。
实施活动/会议碳中和的价值主要包括:
(1)在活动/会议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活动/会议主办方留下美好的环境;
(2)展现主办方履行保护气候和环境义务、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
(3)向全社会传播绿色低碳的理念,提高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